12月中旬的午后,沿着村中蜿蜒小弄、经过斑驳的老墙,我们继续在崇山村中向前行进,阳光逐渐西沉,洒在村中的房屋顶上,映射出一层金光,经过一幅幅“铭记历史,勿忘国耻”的墙绘,穿过圆洞门,我们来到了上崇山村的文化礼堂。

上崇山文化礼堂
由于到访时这里并未开放,我们便联系上了文化礼堂负责人——67岁的王甲权。得知来意后,他匆匆赶来为我们解开门锁,开启了那段深藏在崇山心中的伤痛往事……
推门顷刻,浓浓的年代气息扑面而来,首先看见的便是右侧“崇山鼠疫”四个红色大字,里间墙面上陈列着许多当年细菌战的史实资料,看着一排排村民所述的情景文字,那些画面仿佛也在眼前重现,血淋淋的遭遇令人倍感痛心。

“崇山鼠疫 731细菌战罪史”
根据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资料显示,侵华日军于1942年秋在浙赣战役中实施细菌战,疯狂地使用鼠疫、伤寒、霍乱、炭疽等细菌武器,大规模残杀我国军民。日军在衢州投下大量鼠疫菌,暴发了烈性传染病,蔓延后在崇山村再度暴发,致使许多村民染上鼠疫而死亡。

上崇山文化礼堂
崇山村民王焕章是崇山最早的细菌战受害者,1942年10月13日,王焕章清早出门,回家后突然全身发烫、腿根肿痛,晚上就痛苦病逝。王道生是崇山名中医,以行医为善,起初还热心帮助村民看病,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。当时的崇山人口为1236人,死亡人数高达403人,崇山全村陷入了无望的境地,王道生的病逝,更是让崇山全村彻底失去了医疗防御体系。
在村民陷入病痛折磨、精神恐慌的同时,日军以防治鼠疫为名,趁机烧毁村民房屋,武力阻止人群救火,使得600多位村民无家可归,只得背井离乡。距离崇山村1公里处的林山寺,在当时是妇孺皆知、有去无回的罪恶之地,日军告诉村民去林山寺可以治好鼠疫,哄骗村民前往,接着将他们关在那里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解剖实验。

林山寺
细菌战带给崇山的不是一时的苦痛,而是无尽的恐惧与摧残。81年过去,当年的亲历者多已离世,但崇山村民始终将这段惨痛记忆烙印心中,对日军的控诉,对无辜遇难同胞的缅怀几十年来从未停止。
为了纪念遇难同胞,正视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,2015年2月,义乌市建起和平公园,内设侵华日军细菌战纪念馆,公园内仍保留了当年的事发地——林山寺。村民在寺侧建起劫波亭,立 “不忘国耻”纪念碑以警示后人。

劫波亭

义乌市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名单
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,曾经的崇山村民面对自己家乡成为人间炼狱的景象是如何痛心。伤痛渐渐远去,伤痕却永远烙印在崇山村心中,那些国恨家仇的血泪仍在看不见波涛的湖面下暗潮涌动。
20世纪90年代中期,一批崇山村人决心为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鸣冤,他们不远万里,散尽家财,自此奔走在一条对日诉讼的漫漫之路上……